华播网- 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    华播新媒体联合发布平台   
电子邮箱  
密码      忘记密码?
  注册
媒体连接
全国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专家组考察贵州三都,县博会助农计划走进三都九阡镇
来源: | 作者:hbnews | 发布时间: 2020-06-29 | 2069 次浏览 | 分享到:

全国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专家组考察贵州三都,县博会助农计划走进三都九阡镇

 

622日至24日,由全国生态旅游高峰论坛、县博会、广东播商学院组织赴贵州考察三都县生态旅游和助农帮扶工作。


 

当天下午,三都县组织召开了考察工作座谈会,三都县委常委、副县长姚锐淇,县府办副主任陈介升,驻广州办主任陈兴娜以及县文旅局、林业局等相关负责人出席,姚锐淇常委向考察组介绍了三都县情况,他表示:三都县是中国唯一水族故乡,历史人文悠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履盖率占78.3%,政府十分重视生态保护,结合移民,统筹决战脱贫功坚,取得较好成效!
 

全国生态旅游高峰论坛秘书长、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评价课题组首席研究员方永灼对三都县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人文赞叹不已,他表示:目前,2020年中国最美县域榜单正在启动考察全国各地县域,其中,生态环境指标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此方面三都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工作也做得很到位。

 

中国最美县域系列活动组委会秘书长徐明章在座谈会上介绍了中国最美县域榜单以及申报流程,重点提到榜单的意义价值:“中国最美县域榜单自带流量,已成为县域文旅网红榜单,人流就是生产力,能带动全域旅游的发展”。

 

考察组专家对三都县申报中国最美县域作了具体的指导,三都县府办副主任陈介升表示将协调各部门落实申报,争取“中国最美县域”荣誉!为美丽中国,乡村振兴加分。

 

县博会文旅产业链对接

 

23日,考察组成员冒着风雨,在九阡镇长韦荣都,三都县驻广州办陈兴娜主任,九阡镇党委委员、副镇长石红官,石板村书记潘永贤,月亮山村村委主任潘胜利等陪同下,来到帮扶点九阡镇石板村和月亮山村考察调研。石板村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村前绿湖环绕,并保存着原始的水族特色古村落,生态环境非常完好,是理想的农旅+村宿的宜游宜养地。月亮山村森林覆盖率达95% 以上,负(氧)离子特别高,有飞来石、万马奔腾流传有白崇禧祖先墓等历史文化及景观,而且铺设了双车道硬底化通道,适合越野车等体育赛事举办地。


月亮山村优质的旅游资源,月亮山上的“龙鳞石”


 

石板村作为中国水族保留的唯一原生态村寨,也是国家民委授牌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已有千年历史,古围墙,古石刻,石板路,古树抱石,水族木屋历经沧桑,依然完整保存良好,古碑雕像文字显示这里曾是"水王”故地,水族后裔一直在此繁衍生息。抗日战争时期,为抵抗日军侵犯,保卫家园,勇敢的水族人迎敌痛击,使日军抛尸8 首,丢甲而溃,也成为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石板村生态与人文环境

 

九阡镇综合执法分局局长、石板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石本兴,石板村村委书记潘永贤,月亮山村村委主任潘胜利一一向专家组介绍了村里的人文及发展规划情况。

 考察团在千年古树下弥足留影

石板村书记潘永贤介绍该村的文化历史

 

县博会秘书长徐明章在考察后表示:“发挥县博会文旅产业链优势,结合旅游扶贫,要把这里打造成中国水族唯一现存原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少数民族保家卫国红色教育基地”!

 

九阡镇是三都的移民脱贫大镇,总人口3 万多人。这里生态农业发展较好,盛产花椒,白茶等农作物,但由于丰产时流通不畅等原因,导致价贱伤农!镇委书记吴茂华对农户脱贫工作极为重视,他在与专家组交流时指出一定要想尽一切方法,帮助农户脱贫致富,过上安稳的日子!

三都县九阡镇镇委书记吴茂华介绍该镇的发展情况

 

此次随团的广东播商学院也参与了帮扶并与该镇石板村、月亮山村签订助农协议,投入在当地建立直播间、特产特色展厅、冷链、主播实训基地等项目。通过县博会助农计划大平台,建立绿色供应链,以文旅带动消费的形式,对接广州和大湾区以及全球市场。共同为决战脱贫功坚,助农富村工作实效推进!

签约仪式,直播电商帮扶计划

 

当天晚上,考察团连夜赶往广东播商学院播商联合平台推介的特色产品三都“绿壳鸡蛋”养殖户原产地周覃镇水东村,也是全州文明村,与村委主任韦献春及村干部共同探讨打造绿色供应链及村级新型直播电商平台事宜,受到村民农户们的热情欢迎,还特别表演了当地特色文化水族铜鼓舞。

 

此前,三都县驻广州办事处已为三都的特产作了推介,参加了广东播商学院的直播电商实训课程,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专家考察组研讨会

 

24日上午,专家考察组一行召开研讨座谈会,各自就如何从实体项目投资运营、直播电商主播人才培训、当地旅游资源价值发掘、水族文化品牌打造及传播等方面结合帮扶计划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工作安排。

 

考察组专家认为:石板村、九阡镇虽然生态环境优美,文旅资源丰富,特别是保存尚好的水族原生态村寨,但缺乏价值发现,更遑论价值发掘、品牌塑造,同时也面临着保护资金缺乏,村寨年久失修被破坏的危险。专家们认为,水族原居民木房,若不得到活化(利用),水族文化得不到传承,那水族文化这块中华瑰宝,将无情地淹没在中华文明的历史洪流中。

 

专家建议:水族古村寨应采取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既能靠山吃山,发展旅游扶贫经济,又能很好地促进古村寨保护建设,将水族原生态这块瑰宝擦亮,让水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需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为子孙后代谋福祉的历史担当。三都县相关负责人与专家组交换了意见,并表示希望与县博会文旅产业链加强合作,开发保护好古村寨。

 

此次调研与帮扶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下一步将落实尽快开办播商人才培育,建立特色直播间,上线优质农特产的销售,旅游开发的深度合作等。让乡村不再遥远,特产不再难带。